2月12日,江蘇藍豐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一則涉及訴訟公告顯示,公司全資子公司江蘇藍豐進出口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進出口有限公司”)與安徽國星生物化學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國星生物”)之間存在合同糾紛,國星生物以進出口有限公司未按時支付貨款為由提起訴訟,被要求對約1298萬元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。
公司正積極應訴
公告顯示,國星生物與進出口有限公司在2022年11月20日簽署了一份《購銷合同》,國星生物以進出口有限公司未按時支付貨款為由提起訴訟,要求進出口有限公司支付貨款1190萬元及逾期利息約107.5萬元,同時要求藍豐生化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,並要求藍豐生化及進出口有限公司共同承擔案件受理費、保全費。該案件法院已受理,尚未開庭。
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藍豐生化,公司相關工作人員表示:“(中間)比較有爭議,公司也在積極應訴中,可以關注後續披露的訴訟進展公告。”
天眼查APP顯示,國星生物為上市公司南京紅太陽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,主營業務為農化產品生產和銷售等。藍豐生化工作人員介紹,進出口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涉及農化產品對外貿易。
對於上述藍豐生化工作人員提及的“存在爭議”的情況,記者致電了證券部。ST紅太陽相關工作人員表示:“公司也在核實相關訴訟情況,法務也在收集相關材料,在達到披露條件的情況下,上市公司會及時公告相關信息。”
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斌在接受《證券日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:“實際承擔債務的是全資子公司還是上市公司,在合並報表層麵的影響是一樣的。如果法院認定該案原告訴請成立,將影響合並報表層麵的公司現金流,還可能發生資產減值、資產負債率上升等連鎖反應,投資者需要關注相應風險。”
上述藍豐生化工作人員還表示,本次訴訟對公司現金流的影響目前無法預計,仍需等待後續訴訟審理進展。
去年業績預虧
目前,藍豐生化以“農化+新能源”雙主業運行。農化板塊,公司主要從事殺菌劑原藥及製劑、殺蟲劑原藥及製劑、除草劑原藥及製劑、精細化工中間體及化工產品的生產和銷售;新能源板塊,公司主要以電池片及組件的研發、生產、銷售為主,主要產品為N型TOPCon電池及組件產品。
記者查閱公告注意到,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,藍豐生化資產負債率已達99.72%。根據2024年業績預告,藍豐生化預計去年淨利潤為-2.1億元至-2.9億元。
前述藍豐生化工作人員告訴記者:“2024年農化市場整體景氣度不高,但公司的農化業務較上一年度減虧。光伏板塊受行業周期影響,產生了較大虧損。近期,農化市場整體處於銷售旺季,相關業務有回暖跡象。”